接下来,混双的第二局也充满了戏剧性。在冯彦哲/黄东萍16-15领先时,韩国组合连得2分,将比分反超至17-16。这时,冯彦哲请求了伤停。裁判和医生进入场地后,冯彦哲表示只需要喷一下喷雾,比赛即可继续。裁判随即对冯彦哲出示了黄牌。此举也对比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,随后中国队连丢3分,16-20落后对手局点,最终以17-21输掉了这一局,尽管他们曾一度领先14-11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新出台的羽毛球比赛规则不允许在比赛中间使用喷雾。冯彦哲的做法显然触犯了新规则,裁判的判罚也不为过。此时,他的行为确实给比赛带来了一定的节奏干扰。
混双第二局结束后,黄东萍向裁判请求上厕所,裁判指示她有1分钟时间。黄东萍迅速小跑去厕所,随后又急忙跑回来准备继续比赛,但在此过程中,她因未能按时归来而被罚红牌,直接扣除一分。于是,第三局比赛中国组合从0-1开始。
个人计时得知,黄东萍离开场地的时间大约为1分40秒,而从上一局结束到她回到场地一共用了2分40秒。尽管裁判在此期间反复报时,但当黄东萍还未回来时,韩国选手已经准备就绪,裁判宣布比赛开始。显然,这一判罚激发了黄东萍的斗志,第三局她迅速连得4分,中国队取得了4-1的领先。尽管裁判提前说明了时间限制,规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局间上厕所必须控制在1分钟之内。这样的判罚似乎有些过于严格,毕竟羽毛球比赛并不是田径项目,不可能如此精确地计算每一秒的时间。
最后,来看女双的第二局。刘圣书/谭宁在15-9领先时,韩国组合白荷娜/李昭希奋力追赶,将比分追至15-16,仅差1分。这时,李昭希发球,谭宁举手示意她尚未准备好,但李昭希依然发球过来。双方展开激烈对攻,最终李昭希的球击中了刘圣书的身体。裁判判定韩国队得分,双方比分打成16平。此判罚似乎激发了中国队员的斗志,刘圣书/谭宁随后连得4分,最终以21-17赢下比赛,夺得了冠军。
个人观点认为,这次判罚无可争议,比赛过程中已经出现多次交替攻防,裁判判定谁得分是合理的。总的来说,不管判罚的公正性如何,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。首先,四次争议判罚都发生在中国队员身上,而且都对中国队员不利;其次,这些判罚都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,正是这些时刻可能决定比赛的胜负。
就此分析,是否裁判有意为难中国队,抑或是中国队在关键时刻容易产生混乱,这值得深思。无论如何,这一系列判罚暴露了中国队员在规则学习和运用上的不足。冯彦哲在比赛中申请使用不允许的喷雾,表现出他对新规则的陌生。再者,合理利用规则的能力同样不足,冯彦哲的暂停申请虽然是战术上的考虑,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规则的限制。如果他将情况描述得更具体,比如表示有腿部不适,或许就不至于受到黄牌处罚。此外,对规则的尊重也是一个问题,可能中国队员在主场过于放松,对规则执行有所忽视。
总的来说,羽毛球比赛的胜负并不完全依赖裁判的判罚。即便裁判在判罚上存在偏差,最终的胜利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。黄东萍、刘圣书和谭宁无疑通过这些判罚的刺激,打得更加积极主动,最终成功夺得冠军。
最后,值得一提的是,韩国女双队员白荷娜和李昭希的行为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。在中国队庆祝胜利时,她们静静地站在场地一旁,耐心等候中国队员握手。直到裁判提醒她们“不要再等了”,她们才离开。尽管她们在比赛中失利,但这种运动员风度值得所有人敬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