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界杯的历史中,有两个小组的构成极其相似:1966年世界杯的A组和2010年世界杯的A组。
1966年世界杯的A组由东道主英格兰、乌拉圭、法国和墨西哥组成,而2010年世界杯的A组则包括东道主南非、乌拉圭、法国和墨西哥。这两个小组的共同点首先在于,它们都包含了东道主、法国、乌拉圭和墨西哥四支队伍。
此外,法国队在这两个小组的表现也是惊人的相似。两次世界杯中,法国队的成绩都未能突破小组阶段,他们在三场比赛中一平两负,最终垫底。而且,法国队均以0:2的比分输给了东道主,净胜球都为-3。1966年世界杯上,法国队与墨西哥打成1:1平局,1:2输给了乌拉圭,最后0:2不敌英格兰。而2010年世界杯中,法国队则与乌拉圭0:0打平,0:2输给了墨西哥,最终1:2输给南非。
不仅如此,乌拉圭在这两届世界杯中都成功出线,并且都在淘汰赛中输给了德国。1966年乌拉圭在八强赛中0:4惨败给西德,而2010年乌拉圭则在季军争夺战中以2:3输给了德国。
然而,这两个小组之间仍存在差异。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东道主的实力。1966年,英格兰是当时的强队,并最终赢得了世界杯冠军。而2010年,南非则被认为是近代以来最弱的东道主,尽管他们在小组赛中顽强战胜了法国,仍然成为历史上首支在小组赛阶段出局的东道主。
事实上,每当法国队和乌拉圭分在同一小组时,它们的结局总是惊人的相似:法国队一平两负,始终位于小组垫底,且总有一场以0:2落败,净胜球为-3。除了1966年和2010年世界杯外,2002年世界杯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形。2002年,作为卫冕冠军的法国队与乌拉圭同组,最终他们以0:0战平乌拉圭,0:1输给塞内加尔,0:2败给丹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法国和乌拉圭在世界杯小组赛的渊源其实可以追溯到1950年。当时法国队和乌拉圭以及玻利维亚同处一组,但赛前法国决定退赛,最终以“退赛垫底”的方式告终。这个历史上的退赛事件,也许成了法国队与乌拉圭对阵时的“霉运”,每每相遇,总难逃小组出局的命运。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早期法国在对阵乌拉圭时屡遭失败,但在2018年世界杯中,法国队以2:0轻松淘汰乌拉圭,终于打破了“宿命”。
此外,除了上述两个相似的小组,还有两个与墨西哥相关的A组也表现出相似之处,这发生在1950年和1954年世界杯上。1950年,巴西、南斯拉夫、墨西哥和瑞士被分在A组,最终巴西以第一名出线,南斯拉夫第二,瑞士第三,而墨西哥垫底。四年后的1954年,巴西、南斯拉夫、墨西哥再次同组,不过瑞士被法国取代,巴西依旧排在第一,南斯拉夫第二,法国第三,墨西哥再次无缘晋级。
展开全文
在这两次小组赛中,墨西哥总是被巴西压制,尤其是在1950年和1954年,墨西哥分别以0:4和0:5败给巴西,且多次惜败于第三名。1950年墨西哥0:4输给巴西、1:2输给瑞士;1954年则是0:5负于巴西,2:3输给法国。由于当时赛制特殊,1954年墨西哥并未与南斯拉夫交锋。
这两支球队的渊源远早于1950年世界杯,甚至可以追溯到1930年。在1930年的首届世界杯中,巴西与南斯拉夫分在同一小组,当时南斯拉夫凭借出色的表现力压巴西顺利出线。虽然1934年和1938年没有小组赛,但巴西与南斯拉夫依旧在每一届世界杯的抽签中被分在同一小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